各位朋友,大家好!小编整理了有关创业板ipo被否情况的解答,顺便拓展几个相关知识点,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,我们现在开始阅读吧!
1家被否2家暂缓,科创板IPO第二次出现被否
本周在一轮轮洗礼中,A股IPO再有1家公司被否2家公司暂缓,而这三家公司均出现在了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,也是科创板第二次出现被否公司,也使得过会数据周环比骤减。
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,正在把好资本市场“入口关”。
IPO撤否率成为衡量投行执业质量的关键指标。第一财经记者据交易所网站及数据梳理发现,年内至今,27家企业首发上会被否,其中沪深主板合计9家,创业板16家,北交所2家,科创板“0”被否。
从撤回原因来看,包含直接撤回申请,或者经过问询撤回;上会前夕撤回上市申请IPO终止审核;通过审核后因某种原因撤回上市申请科创板终止审核;当然也有因会上被否终止审核。
秦川物联是继复旦张江之后,科创板第二家暂缓审议的公司,科创板第三家被暂缓审议的天合光能已于近日二次审议后过会。上市委提出,申请文件披露,发行人2018年智能燃气表销量排名第八,其中IC卡智能燃气表销量排名第六。
单日47家IPO宣布中止评估机构惹的祸
1、近日,因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、中银律师事务所被证监会立案调查,多达50家IPO企业受此牵连,不得不中止IPO进程。当中有9成项目与上述评估机构相关。其中,7月29日当天,就有高达47家的IPO公司宣布“中止”。
2、月9日,《论坛报》《马赛新闻》报道,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近期暂停了对英伟达收购ARM案的调查,并表示正在从各方搜集更多信息。
3、主要是这些企业本身就有问题,所以担心现场检查出来,才提前终止了IPO。媒体报道,日前证监会对正在排队IPO的企业,进行现场检查,目前已经有20家企业被选中,成为检查的目标。
撤材料终止IPO!提交首发申请一年多后,家鸿口腔临阵打退堂鼓..._百度...
《大众证券报》明镜 财经 工作室曾报道的深圳市家鸿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家鸿口腔”)于2020年12月9日正式递交创业板首发申请,排队一年多后,却在阵前打退堂鼓,主动撤回材料终止了创业板IPO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5家企业均被抽中现场检查。另外,近期撤回材料终止IPO的6家企业也在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名单中。这说明20家抽查企业已有11家撤回材料。这也是注册制板块纳入现场检查范围后的首次抽查。
对于不同公司具体情况不同的,企业自改制到发行上市的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,总体时间为一年以上。
创业板发行全透视:前10月123家发行上市15家IPO被否
今年1-10月共有123家创业板公司完成发行上市,融资金额1520亿元。其中,10月,共有7家创业板公司上市,融资金额63亿元;7家公司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39倍,平均数为38倍。
IPO撤否率成为衡量投行执业质量的关键指标。第一财经记者据交易所网站及数据梳理发现,年内至今,27家企业首发上会被否,其中沪深主板合计9家,创业板16家,北交所2家,科创板“0”被否。
据券商中国记者近日获悉的《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发行上市审核动态》,此前被深交所提起问题导向现场督导的IPO项目中,有8家在8月申请撤回,其中5家是在进场前撤回;另有1家在现场督导完成后上市委审议不通过。
关注新三板研究中心统计,过去两个月来IPO上会通过率有所下降,其中创业板是最为明显的,低至73%。去年11月迄今IPO审查未通过的15家公司中,就有10家是创业板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创业板最新ipo批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